3月31日,路橋分公司蘭州大橋項目迎來復工復產以來的重大工程節點,順利完成水上臨時鋼便橋拆除工作,實現了首季施工生產“開門紅”。
該項目臨時鋼便橋全長366米、寬9米,采用12米跨徑水下排樁加6米跨徑板凳連續梁結構,橫斷面布置4組8排貝雷架,另有用于鋼箱梁頂推安裝的6個輔助鋼平臺,均位于黃河河道內并與鋼便橋連通,拆除總重量為3800余噸。自復工復產以來,項目部全體人員早返崗、早準備、早復工,組織勞動力、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提前到位,掀起大干熱潮。該項目部管理人員優化施工組織和技術保障措施,采取“先平臺,后便橋;先北岸,后南岸”的拆除施工順序,確定采用“電弧一一氧化切割法”進行混凝土鋼管樁水下切割、液壓震動錘拔除鋼管樁的施工工藝,由100噸履帶吊和平板汽車“隨車吊”各一臺配合進行鋼便橋拆除和構件倒運。鋼便橋拆除實施之前,該項目技術人員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拆除專項施工方案交底,對危險源制定了針對性應急救援措施,并嚴格落實安全和救生防范設施到位,提前做好現場內外協調、檢查驗收等準備工作。鋼便橋拆除過程中,由項目領導帶班,管理人員全程指導,加強過程監控,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,切實做到科學組織,嚴把安全生產關,有序推進拆除進度。
由于初春時節蘭州地區連續遇到風雪天氣,氣溫下降,導致鋼管樁內結冰,該項目利用食用鹽進行融冰;因連續三年遇到汛期黃河水患侵襲,導致貝雷架、連續梁螺孔發生扭曲變形和銹蝕,提前使用螺栓松動液解決;全過程選用符合環保標準的機械燃油和設備保養油品,同時保證所有鋼構件無一遺落,及時拆解外運,恢復了河道原貌,履行了維護生態安全責任。
此次鋼便橋拆除工作的順利完成,展現了該項目開啟新征程,展現新作為,抓搶春季施工黃金季,攻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、作業危險性極高的難關,統籌做好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,深入開展“黨建+”活動,持續掀起大干熱潮,確保順利完成該項目履約工作,以優異成績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。